颗颗饱满、清香,建德成功首次大规模炒制香榧

发布时间:2020/11/16发布者:水碓湾香榧公园游览量:1819

10月24日,在乾潭镇梓洲村的水碓湾香榧基地里发生了一件大事,只听基地的车间里不时传来机器的轰鸣声,而整个基地弥漫着淡淡的香榧香味,久久不散。走到近处,发现工作人员们正有条不紊地将香榧倒进机器内,生炒、浸泡、沥水、熟炒……现场更是飘溢出浓郁的榧香,而香榧炒制机正在忙碌作业。原来是水碓湾香榧基地开始了2020年的首次香榧炒制工作。


1605512743605298.jpg


“别看香榧果小,制作工序却有十多道,从采摘、去蒲、堆沤、洗晒、到炒制,每个过程都很有讲究。比如刚刚摘下来的香榧不能马上炒制,得去蒲后,堆放在一定的温湿度下后熟25天左右才行。稍微有一个环节把控不到位,就前功尽弃,出不了地道的味道。”建德市林业专家郎学军在现场指导说。


1605512926816200.jpg


据了解,今年是建德市首次规模炒制香榧。建德市是榧树生长的自然分布区,百年以上的野生榧树多达6000余株。目前,该市50%以上的乡镇街道在发展香榧产业。香榧生产经营农户达2600余户,企业22家。建德香榧产业如火如荼,为何今年才开始规模炒制?建德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,“主要是因为以往的香榧产量不大,都分散在农户手中,单家独户都是自己运输到诸暨加工。近两年渐成规模,香榧基地进入大丰收期,所以大规模加工。”据统计,今年来,建德香榧迎来大丰收,种植总面积达3.2万余亩,实现增产40%以上,估计可增产值近千万元。香榧大丰收,如何完善加工炒制环节成了当务之急,而这也早有预判。2019年,建德市林业局便组织10多名榧农前往诸暨香榧企业拜师学艺,解决了香榧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后熟处理的系列难题,依托浙江农林大学的技术支撑,在水碓湾香榧基地还建起了香榧“后熟处理”恒温恒湿控制室。这次水碓湾香榧基地成功尝试规模炒制香榧,正是建德市香榧产业一次标志性的进展,成功推动建德香榧产业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。